公共博物馆多以收藏文物为主,高校博物馆的收藏则是包罗万象,其中也有不少稀世珍品。高校博物馆多以学校的主干学科或重点教学方向为主导,馆藏资源中很多都是某一学科发展的历史见证,专业性较强,蕴含丰富的治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反映鲜明的办学传统,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直观的展示平台。
博物馆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公认的全球最早的博物馆,是建于公元前284年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当时被称为缪斯学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科学与艺术中心。我国第一座博物馆是1905年创建的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同样也是一所学校博物馆。
近年来,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校园博物馆的建设亦随之勃兴。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院校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将博物馆定位为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场所;强调高校博物馆要从实际出发,着力于凸显大学优势学科特色。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就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提出六条意见,包括扩大社会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陕西是文博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据陕西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弛介绍,目前陕西省内有高校博物馆20余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范围均处于前列。
大学里的宝藏
不同于公共博物馆多以收藏文物为主,高校博物馆的收藏包罗万象,其中也有不少稀世珍品。高校博物馆多以学校的主干学科或重点教学方向为主导,馆藏资源中很多都是某一学科发展的历史见证,专业性较强,蕴含丰富的治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反映鲜明的办学传统,是校园文化最重要、直观的展示平台。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馆则是中国航空学会批准的全国三家航空馆之一,也是当时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航空馆。馆内收藏有我国自主研制的商用客机ARJ21-700的首架静力试验机,我国自主研制的歼十飞机疲劳试验机,轰六、歼八、歼七、初教六、歼六、米格15、直五等一些我国早期研制和生产的飞机;有西北工业大学早期研制的“延安一号”飞机和系列无人机。此外还有其他各式飞机的残段或残骸,世界各国飞机模型,各类炸弹、导弹、神州五号模型、飞行员抗荷服等。
西北工业大学目前正在筹建“三航”科技博物馆,将由“三航科技馆”“历史与文化馆”“艺术与设计馆”三大基本陈列展区构成。按照项目规划,博物馆由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核心设计面积约4.8万平方米。其目标是建成“三航”科技与艺术交相辉映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北大学博物馆以5000余件文物、标本充分展示了学校的研究成果。西北大学地质学、考古学均为中国大学最早设立的大学专业之一,学术研究特色突出、成果显著。西北大学博物馆的地球馆,有秦岭造山带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陈列,旨在帮助人们认识、保护和利用秦岭,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生物化石陈列则诉说着5.3亿年前的故事,演绎出生物进化的逻辑,代表了西北大学学习和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其中“天下第一鱼”和“西大动物”在内的“澄江动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古脊椎动物化石陈列展示了各地质阶段古脊椎动物化石样本,这些化石的发现对研究生物的演化、分类以及古气候的分析、古地理的恢复与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西北大学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北大学博物馆历史馆的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民国政府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文物室,是我国高校中成立时间较早,藏品较为丰富的历史类博物馆之一,收藏文物丰富,主要以本校考古专业历年发掘的西北地区出土文物为主,吸收历史、考古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主要展现陕西及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与文明起源、周秦汉唐盛世文明风貌、中外各族文明交往及西北大学校园考古成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电子科技类博物馆,分为序厅、通信厅、雷达厅、计算机厅、电子元器件厅、电子测量仪器厅、未来厅、室外展区等八个部分,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近5000件代表性实物,多维度呈现了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军事电子事业发展的历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厅可以看到,我们的智能手机如何从电报电台、电话与交换机、大哥大一步步发展而来,还可以看到通信人对传递信息大胆而浪漫的想象。他们发现了信息可以通过电磁波传递、可以通过卫星传递、可以通过光传递,并让这些技术广泛而日常地运用于现代生活。更让人惊叹的是,西电通信人经过六十年的研究,利用流星在高空大气层烧毁后形成的电离余迹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来传输信息。雷达厅陈列的雷达系统整机,和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模型,都十分引人瞩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
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通过公路、汽车、智能交通与工程机械三个展厅,围绕公路交通的各个环节,构建了一个从公路交通基础建设、运输工具技术发展到运输系统智能控制的完整展陈体系。
▲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暨陕西医史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关于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博物馆,1991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文物局命名为“陕西医史博物馆”。3000余件套文物,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国医学的发展脉络和特色,突出13个王朝在陕西积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遗存,秦岭山脉特有的动植物药用资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轻工业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中国制造、中国质造、中国创造的标识性展品,展示了中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往往不止拥有一座博物馆,特别是在一些著名大学,往往拥有数十座博物馆。如悉尼大学有36座博物馆,柏林洪堡大学有32座博物馆,圣保罗大学有26座博物馆等,构成了一个个的大学博物馆群。目前,我国高校也开始出现兴建博物馆群的趋势。西安交通大学的博物馆矩阵,包括交大西迁博物馆、艺术博物馆、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创新港数字展厅等特色博物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中国建筑博物馆,中国音乐史博物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等。与交大、建大的博物馆群分散在多个校区相比,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博物馆群是更好的范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南校区北端,紧邻校区却又相对独立。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园区占地200亩,设置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等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收藏昆虫标本150余万号,动物标本8000余件,植物标本55万份,土壤标本2000余种,农史文物及农具5000余件,线装古籍50000余册,树木800余种,收藏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符号
“一流的大学,应该有一流的博物馆。”在张弛看来,“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历史发展与学术积淀的重要物证和大学文化的载体和表征,是高校靓丽的名片和会客厅,在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方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特别是在发挥文化浸润影响力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西安交通大学的西迁博物馆承载着百年交大的辉煌历史并彰显着交大学子“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西迁博物馆通过2200余件照片、图表和实物等,溯源南洋、致敬西迁、向西而歌,集中体现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筚路蓝缕西迁创业的艰苦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以“爱国奋斗”为内核的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交大西迁博物馆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会见西迁老教授,并特别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国庆前夕,西迁精神正式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开馆三年来,西迁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形式,让展览走进香港、江西、福建等地;而5G+AR/VR展馆的建设,让西迁精神传扬的范围更大更广。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以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院士主持设计,汉唐庭院式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韵味和鲜明时代特征。博物馆馆藏超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三级文物数十件。现有五大展厅,分别是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历史文化馆、校史展览馆。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妇女文化馆是其中非常有特色的展馆,原为“妇女文化博物馆”,建成时是国内唯一以妇女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2200余件藏品分为“她的故事”“江永女书”“女红”“生育文化”“中华嫁衣”五个主题展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有关妇女的实物和标本,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历代妇女生活的多个侧面,对妇女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和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江永女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种在女性之间流传和使用的文字,记录着女性之间秘密与情谊。情思字花被的女主人认得一些字,她把自己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不满,甚至婚外恋情都写进了这条被子。可以想见,她不识字的丈夫与她同床共寝多年,却从不知道这上面的内容。馆内还有纺织、编织、刺绣、剪纸等女工,展现了妇女文化最精彩的世界。五十六个民族的嫁衣,则寄托了女性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早在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便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在性别文化与女性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1997年,在性别研究的主要拓荒者、女性研究专家李小江教授的发起下,陕西师范大学妇女博物馆成立。自此,妇女博物馆与女性研究中心在有关性别、妇女的科研与教学上,建立起彼此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托。
突出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讲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如果说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便是博物馆的灵魂。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发布了对博物馆的新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我国《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
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博物馆不仅具有教育、研究和欣赏功能,还承担着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在高校博物馆中,校史馆和人物(事件)纪念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往往从这里开始。此外,区别于公共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专业性强、学术水准高,承担有专业教育的任务,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推进博物馆教育常态化,鼓励相关教学单位入博物馆进行体验式授课。2021年11月,西电首批“华山学者”领军教授、学科方向负责人谢楷教授在博物馆讲授了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业课。老式大哥大、炮兵防空兵手持式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卫星通信便携站、八木天线等博物馆里的实物藏品被他随手拿来作为教具,让知识变得可见、可感。这节课在互联网上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000人次,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学生反映强烈。
▲谢楷教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讲授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专业课
高校博物馆不仅服务高校自身,还积极服务社会大众。
在陕西高校博物馆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社会开放程度最高。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博览园完全以景区的模式运转、开放,每年大约接待25万人次。其科普团队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亦做出不菲成绩,自主策划主题活动之外,还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展开昆虫科普巡展巡讲,年均开展科普进校园40多次。今年,中国科协公布了“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提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科普团队从1344项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年度科研科普人物提名(全国共10个)。
搜索位于西安东郊的空军军医大学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赫然有许多游玩攻略,许多博主将这里称为“遛娃好地方”。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最初的家底,只是赵铱民院士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收存的教学老物件。经过十五年发展,已有两大展馆、18个主题展区,收藏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7800多件口腔文物。从1.2亿年前的远古动物牙颌化石,到当今世界上最新口腔医学成果,藏品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门类之全、展馆规模之大,为世界口腔医学博物馆之最。博物馆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世界口腔种植学之父”布伦马克教授等数十位国际知名教授均将其创新成果和珍稀文物捐献于此,被业界誉为世界口腔医学的“麦加”,吸引世界各地人士前来参观拜谒。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
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秉承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公众和广大青少年免费开放,传播口腔医学发展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特别是博物馆还为儿童专门开设了活动体验区,开展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互动教育,让孩子们在快乐玩耍中学习牙齿保护知识,已成为广大民众和青少年接受口腔健康科普教育最直观的学习场所。9月18日,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2022全国爱牙日主题活动上宣布,空军军医大学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成为陕西省首个关心下一代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社会化进程
“西农博览园和口腔博物馆这类科普类、受众广泛、可以作为中小学生研学地的博物馆,在对外开放方面是比较有优势的。”张弛分析道,“但对大部分高校博物馆来说,很难做到它们那种开放程度。所以确实存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
有人说高校博物馆是“埋在校园里的金山”,不为校外的公众所识。陕西的高校博物馆坐拥丰富多样的资源,社会利用率却比较低,这对高校和社会来说都不失为一种遗憾。张弛认为,高校博物馆分散在校园里面,几乎是一种幽闭状态。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服务社会的意识不高,开放意愿不强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高校博物馆是由高校出人出钱建设起来的,若要大规模服务社会,必须要有人力财力保证运营。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鼓励高校博物馆向社会开放。
西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陈理娟认为,高校博物馆在财政上高度依附于学校,必然以服务高校师生为优先目的,针对校内师生的科研教学设计展陈,而不考虑社会公众口味,导致游客缺乏参观意愿。单一的、高度依附所在高校的融资模式使得高校博物馆缺乏主动对社会开放的动力,而国家对高校博物馆的关注以及政策财政上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陈理娟建议,政府应给予高校博物馆充分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支持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资源,使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该领域汇集、预示着该领域良好的发展前景。政府可给予高校博物馆资源社会化指导性意见或鼓励并保障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之间的人员与经验交流,推动高校博物馆社会化进程。
此外,高校博物馆还应重视开发自身商业价值,适当围绕高校文化和展陈资源、人才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并与旅游公司以及其他高校密切合作,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开发。
本文来自于《新西部》2022年第9期,原标题为《大学校园里的博物馆》,作者杜林杰。